第三十八章 朔方馬場
biqugu.net(筆趣谷無彈窗)提供高速文字無彈窗的小說,讓你閱讀更清爽,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白哲和蒙綱二人召集眾百人長經過一番商議之后,他們決定對匈奴人出擊將被其劫擄的漢人盡可能地解救些出來,這樣以來既能削弱匈奴人的實力又可以借機練兵,同時也完成了主公交付的出兵任務。
  匈奴人是沿水源游牧靠放養羊馬而生的民族,戰事未起之時所屬騎兵各自歸家為牧民,遇戰事又聚合為軍隊,軍紀松散各自為戰且不通軍陣合計之術,之所以戰力強悍全賴于其本身精湛的騎術和嗜血兇殘之功。匈奴人很兇殘而其匈奴騎兵戰力強悍,白哲既然敢對匈奴人下手其心里便早有算計。Soudu.org
  白哲領軍進入匈奴人的活動范圍后就將一千余騎兵分散行軍。前哨為五十余騎的斥候軍,他們分散四周為全軍打探消息;前鋒軍約兩百余騎負責逢山開路雨水搭橋,中軍兩百近衛軍由蒙綱率領負責應對突發變故,后軍近六百騎則是白哲自己督軍壓陣。白哲軍分三部后每部騎兵中間相距五里,并且命令將士們鎧甲外面加套寬大粗布衫、不佩戴頭盔,頭發散亂使之遠觀時無法辨明眾人之身份和歸屬。
  白哲大軍行過之處所遇到的匈奴人皆不放過,成年男子和老弱盡數殺死,只留下女人、牛羊馬匹等財物做為繳獲之戰利品。這是大秦之時秦軍出戰異族時所定下的戰場軍規,白哲等原秦家村族人自跟隨主公李羿之后從未經歷過戰事,此次出戰因為事起倉促事先沒有定下軍規,故而白哲便采用先秦大軍戰時的慣用軍規。
  白哲領軍后的首戰很是順利,戰果頗豐。他們在一處平坦的土地上消滅了一個為數三百余人的匈奴小部落,繳獲了上千只牛羊和四五百匹戰馬,金銀財物也搜到了不少;同時解救了一千多個漢人百姓,這些漢人曾經是這里的住戶,自從匈奴人攻占朔方城后這個原本頗大的村落就變成了匈奴人的畜牧獸圈,而村民們則盡數淪為匈奴小部落酋長的奴隸。白哲從獲救的漢人之中選出兩百余名青壯組成兩個百人隊,然后派十余騎兵帶領百人隊將繳獲的戰利品連帶著近百名匈奴女子和百姓們一起先行返回五原城。處理完這些之后白哲軍繼續探索前進。
  此后半個月的時間中白哲軍先后遇到了五次如同首戰一樣的戰斗。這些匈奴小部落人數都不多,但是搶擄的漢人百姓卻不少,往往一個一兩百人的小部落中就有數百上千名漢人奴隸,匈奴人先將奴隸中的老人們盡數殺死,再將女人和孩子分別囚禁關押起來,最后驅使漢人青壯男子和婦女為其放牧和侍奉其一應生活瑣事。匈奴人對青壯奴隸們看管甚嚴,但是對部落之外的安全卻警惕性不高,或許是他們根本就不認為漢朝方面會對他們造成什么危脅。于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白哲軍每次都是在先行摸清匈奴部落的具體情況后突襲包圍其整個部落,而后毫不留情地痛下殺手。但是游牧民族之人在危險來臨時的反應能力確實不凡,他們發現被襲擊時第一反應便是尋找武器殺敵,絲毫不驚叫也不顧及自身是否穿了衣服,就這樣裸身拿著兵器便出去廝殺,戰斗時他們非常勇猛、悍不畏死,故而戰斗力十分強大。
  白哲領軍以來,雖然六戰六捷但是本部將士的傷亡也不少,除了蒙綱率領的兩百近衛軍一人未損之外,六戰下來先后有七十余人陣亡,一百余人受傷,其中有三十八人重傷致殘。六戰之后,白哲軍盡管殺死了一千多名匈奴人,也救出了約五千余漢人百姓外加大量的戰利品,但是白哲麾下的將士除了陣亡和重傷之人以外也僅有七百余人,再除開派遣出去擔任護送任務的近百名騎兵后白哲軍眼下僅剩七百騎。
  白哲在戰后看著麾下的七百名騎兵心中感慨良多,其中有慶幸、有欣慰,也有些許無奈。六場偷襲圍殲戰,以有心算無心,以有備戰無備,正規騎兵圍剿異族百姓尚且打成這般結果,白哲對此甚為不滿?墒撬雷约旱能娛慷际浅蹙氈饲熬呤瞧矫癜傩,但是戰斗之中將士們的兇性和戰力與匈奴人相比確實是相距甚遠,總之漢人即便是以剽悍著稱的邊境青壯在血性和兇悍方面仍舊比不上這些異族之民。
  不過白哲現在對存活下來的騎兵還是充滿著期待,軍士們經歷了幾番廝殺之后已然有了成為精騎的趨勢,見過血、拼過命的士兵整個人的精氣神都大變樣了?粗F在已初具殺氣的眾將士白哲很欣慰,他知道自己所帶的這些騎兵只要再經歷一次正面的大戰必能成長為真正的鐵騎。
  經過連續大半個月的征戰之后,白哲軍暫時隱藏在一個小山谷里歇息調整。此刻白哲的心里正在醞釀著一場非常誘人的戰事。這場戰事的起因便是白哲從一個獲救的漢人百姓口中聽到了朔方馬場四個字眼后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視,隨后他派出斥候再詳加探查了一番,最后一個非常誘人的念頭在他的腦海里浮現了出來。
  那名漢人男子叫馬奴,他是遭受漢庭流放刑罰的官宦之人的后代,自幼在朔方馬場中長大,因為父母皆亡所以也沒有名字,又因他從小便在馬場里干些撿馬糞、刷洗馬匹鬃毛的伙計,時間長了別人都叫他馬奴。馬奴現年十九歲,十八歲以前一直是朔方馬場的雜役,朔方郡陷落時馬場被一伙響馬盜賊給洗劫了,他也隨著被劫擄而去,此后他便在一個叫熊牙谷的巨大山谷中為響馬們繼續飼養戰馬。馬奴在熊牙谷內呆了半年之后,借著響馬們出行之際伺機騎馬逃跑了出來,而后他又被匈奴人抓住做了放牧的奴隸;直到白哲軍襲擊了他所在的匈奴小部落之后他才算僥幸得到了自由。
  馬奴獲救后將他在熊牙谷內的所見所聞告訴了白哲。白哲起先對熊牙谷的響馬并不感興趣,但是當馬奴提到朔方馬場的時候他才重視了起來,隨之很是詳細的詢問了一些事情。
  朔方馬場這個稱謂白哲當然聽說過,而且是在他記事之時便聽族中長者提起過。朔方馬場全名是朔方軍馬場,早在東漢黃庭建立初期就已經開始組建此御用軍馬場了,至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在漢庭歷代與匈奴的作戰之中朔方軍馬場的貢獻很大,其提供的優良戰馬不計其數,此外它還是東漢早期皇家御用良駒的供給之地。到了漢桓帝時期,桓帝一次性抽調了五千余匹含有汗血馬血脈的良駒送到洛陽帝都組建成了皇家馬場,自此后朔方軍馬場漸漸地被遺忘在角落里了。此后,漢室宮廷內部爭斗異常激烈,而朔方軍馬場自是不會被皇帝與公卿們記在心上。
  但是,無論宮廷的斗爭如何劇烈,朔方軍馬場的馬匹數量和日常管理投入卻仍舊如故。飼養人員可是一點都沒有減少,反而每年都有遭流放的官宦家眷被遣至馬場中服勞役,此后一直如此。朔方軍馬場中馴養的馬匹總數最多時有十萬匹之多,最少的時候也有上萬匹駿馬,這些軍馬都是汗血馬和大宛馬配種后的后裔駿馬,其中的千里寶馬亦是為數不少。朔方馬場是大漢武將們尋求寶馬良駒的心儀之地,也是朝廷組建鐵騎時提供戰馬的最佳來源之地。'
繼續閱讀: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_免费一级A片视频播放古代_中国业余成熟老太视频_第九区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